网络报道
2011公共利益年度榜揭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南风窗201126期封面

  年度人物: 邵曳戎/李劲松/杨明玉/孙恒/张平宜

  屠呦呦/崔松旺/熊伟/张治儒/吴敬琏

  年度组织: 律师团/基金会中心网/ “免费午餐”

  行动改变中国

  如果仔细研究本刊2011年度的“为了公共利益”榜单,可以发现上榜者有一个共同特点,那就是对于生命、权利、国家前途等这些超越个人利益范畴的东西有着强烈的责任感,并且勇于担当,付诸行动。

  而仅仅在两年前的这个时候,当编辑部评选2009年“为了公共利益”年度人物的时候,我们的一个共同感受是,那一年缺乏特别突出的推进公共领域显著进步的事件,更多的是个人维权事件,孙中界断指讨清白,张海超开胸验肺,全都笼罩着个人的悲情。

  当时光驶过短短的两年,中国社会在贫富差距急剧扩大、道德滑坡、人心冷漠的指责声中,也在悄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,更多的个体开始具有公共参与意识,不再把目光局限于一己之私利。也许资本的责任意识正逐渐淡漠,但个体的公民意识正在崛起。

  当达者不再兼济天下,穷者便也不再独善其身,而是“国家社稷,匹夫有责”。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存时代的一分子,每一个时代都可以是最好的时代,也可以是最坏的时代,这取决于时代中的每一个个体。当社会充满转型的焦虑,每个人都可以承载安抚别人的使命。

  如果你是一位母亲,可以像张平宜一样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用爱遮盖“上帝的弃儿”。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工作者,可以像邵曳戎一样,在乎生命的尊严,在乎为人的良心,坚持职业道德与精神,让社会看见“善能”。如果你是某一领域的精英,可以像屠呦呦一样投入地致力于本职工作,最终改变历史。也可以像吴敬琏一样,凭经济学家的良心和一己之影响力,提醒国家经济改革中的陷阱,呼吁加快改革步伐。

  在启蒙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完成之后,下一步更需要的,是行动改变中国。

  相关组稿:

  年度人物:

  温州公安局特警支队长邵曳戎:让社会看见善能

  律师李劲松:推动中央部委公开三公经费的公民

  杨明玉:将台湾人从塑化剂毒素中拯救出来

  孙恒:为劳动者歌唱

  台湾记者张平宜:照顾凉山300名麻风病人后代

  研究员屠呦呦:召唤科学精神

  卧底黑砖窑的记者崔松旺:揭露文明社会里的罪恶

  熊伟:致力公民参与

  帮外来工维权的张治儒:星星之火终将燎原

  吴敬琏:经济学家的批判与反省

  年度组织:

  律师团:法治力量的崛起

  基金会中心网:推动透明公益

  免费午餐:撬动官民合作的慈善奇迹